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封面评论|模糊照片入围影展遭疑,各美其美先要找准各自定位

来源:封面新闻    时间:2023-07-11 18:36:28


(资料图片)

□蒋璟璟

近日,安徽淮北市摄影家协会发布了该协会顾问张秉政作品入选影像大展的喜讯。但这组虚焦模糊的照片,却在网络上引发诸多争议。10日晚,当事人回应记者称,入展的这几幅作品是他今年在运河边拍摄的,感谢社会各界的关注。而中国摄影家协会工作人员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示期没有收到关于(张秉政)这六幅作品的投诉。(澎湃新闻)

虚焦模糊到眩晕,堪称异类的摄影表达,在网络舆论场内引发了巨大争议。在创作自由、审美多元的话语框架内,这组作品其实很容易自我辩护。然而,所谓的“辩护”能否转化为“说服”,却是另一个问题。围绕“摄影艺术”的定义与最终解释权,专业机构和普罗大众,不可避免又会掰扯一番。这种错综复杂、一团乱麻的认知谱系,远比这组影像作品本身更显迷离。

作为专业人士的问张秉政,拍出这组模糊照片,大概率是有意为之,并非“技拙”而反倒可能是“炫技”。这种炫技,就过程而言,体现为对镜头、光圈、快门等离经叛道的大胆使用;就结果而论,则是线条的扭曲、色块的重影,以及整体构图的粘连拖曳之感。这种非主流、极端化的呈现,明显冲击了大众关于“照片”鉴赏一贯的经验系统,诸如画面清晰、结构平衡、色调有序等等铁律,无一例外被打破。由此,视觉上的不适,自然演化为,心理层面的冒犯。

的确,艺术创作,经常是反常识、反常规的。但,反常识、反常规,却并不自动构成为“艺术”。当事人自我主张,想要用这种方法表现运河流动、朦胧和模糊的美。这番说辞,虽是自说自话的“一家之言”,却是很难驳倒的。需要承认的是,在纷繁的摄影流派中,确乎是有印象派一支,玩的就是个“光影魔法”,要的就是模模糊糊、若隐若现、似真似幻的玄妙。“运河魅影”组照,自然也脱胎于这套玩法,至于说玩得很不好,则见仁见智了。

“手抖”“废片”之类的网络评价,显然低估了创作者的专业性、企图心和对摄影的热情;而换个角度审视,这组“运河魅影”照片,又确实是让大众头晕眼花、爱不起来。从根本上说,这或许还是一个供需错配的问题。而原本,主办方完全可以有两全的解决方案。比如说,在摄影展的作品征集和奖项设置中,事先区分出“纪实摄影”“艺术摄影”“先锋摄影”等等。如此这般,同类合并,同台竞技才有科学性、公平性可言。

拿意识流、印象派照片与写实摄影互较短长,本就是关公战秦琼。不仅旁观者一头雾水,当事者也是莫名其妙。各美其美,终究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青年办公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20   联系邮箱:39 60 291 42@qq.com